2019年至今全球表现最好的资产是?

昨天晚上陪女儿说故事哄她睡觉,瞥见窗外漂亮的星空,星空下应该有人许愿,而许愿本身就是一种馈赠。
怀念南岛的夜。

新西兰打响了发达国家降息的第一枪。(今年屡刷存在感,有朋友表示纽村也算发达国家吗?2018年人均GDP是42207比上我国9776,大概4倍多一点)
降完后,来到了整个国家历史的最低基准利率。

纽币汇率应声直线下降:

看图表是不是有点吓人,不过放心,这种经济学现象一般都只会发生在国外(降息=贬值)。最近要来纽村旅游的伙伴们有福了(换汇)。
为什么要降息呢?有人分析为六点原因:
1、GDP减速;2、人口增速趋缓;3、房价疲软;4、低迷的商业信心指数;5、就业增长前景式微;6、通胀压力上升。(为了刺激经济)
这么巧,这六点,我在之前分析国内经济的几篇文章里全都说过了,按这个逻辑,国内也是可以一起降的,不过……我们“数据”没有那么差。
昨天刚公布了最新的进出口数据,国内媒体多以“1-4月份”的方式来解读,同比我们上涨了,而用心险恶的外媒竟然直接用“4月份单月”的方式来披露(同比就下降了)。还有什么以人民币计价、美元计价的,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机构也不看,当然也不是给他们看的。
我比较关心的是进口类里的机床设备投资:

1-4月份累计进口18391台,去年同期是34974台,下降了47.4%。太恐怖了!
没有设备,哪来工业产出?
这一直是我最担心的东西。
然后看一下4月份乘用车的销售数据:

零售和批发数据依然难看。但汽车工业对于制造业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4年,汽车产业曾占GDP比重1.44%,拉动就业1:7,对整体经济综合贡献在5%以上。
一个是源头上,实业的投资颓废;一个是终端上,消费意愿和能力的消退。
再来看一张图:
由于一季度地方债的提前放量,ZF杠杆率提升至37.6%;居民杠杆率随着楼市小阳春的宣传,也提升到了54.3%的高度,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重新向160%迈步。
回过来,回答前文自己的问题,为何不一起降?
因为这个杠杆往哪个上面再去加比较好呢?一定会朝着杠杆率最低的部分去“定向放水”。现在只有小微企业或者村镇方向才是最适合的载体。
有时候你嘴上说为了TA,那是因为身不由己。
一季度的各地经济数据公布了,没什么好说的,所有乱七八糟的数据只要盯着一个看就好,那就是工业用电量。这张图在《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时代》已经秀过了,和纽币汇率一样。

今年看起来很难在工业上企稳,设备都不买,还耗啥电?
我还是对楼市比较感兴趣。

三、四线城市量价齐跌?!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升和跌都不是小事,升代表了加杠杆,参见以上杠杆率;跌代表了系统性风险(虽然现在一城一策试图把系统性拆成一小块一小块),但是为了保住各个省会和新一二线的房价,又得把人重新往里面赶。所以,我大概能猜想得到,那些在这几年买入三四线城市的朋友,恭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块资产会被完全冻住。
说白了,不允许上涨,也不允许下跌,最好的方式,就是限制二手房交易。然后因为地方财政,一手房可以放开。但买了之后,已经提醒这是消费行为,置换是不存在的,要么再买一套新的。
难道你买了一双耐克,穿了半年,还想拿回店里换一双新的?补点差价也不行啊!
历史就是这样,经济背后的逻辑会以越来越直白的方式让大家感知到。
然而在哪里都需要米的关键时刻,我们却要花费6.8亿人民币去请一个足球教练。


能想象吗?要我说,这也是一笔对外投资吧,毕竟钱给的是意大利人。
真是把我们当提款机了啊!
那2018年意大利甲级联赛各主教练工资如何呢?


一般国家队主教练的年薪呢?


不管怎么对比,这钱花得有点“爽”啊。(之前某大这个动作确实讨欢心,但是赚国内的钱送给…这事,算了不上纲上线)
今天还公布了4月份的CPI:

和大众相关的各种食品都涨得惊人啊,蔬菜+17.4%、鲜果+11.9%、畜肉+10.1%,不知道国内外卖的价格涨了没?
这让我想起了《通胀螺旋》这本书里说到:当农产品和基础食品的价格开始快速攀升时,至少一只脚已经踏入了螺旋之中,最基层的老百姓会有痛感,当时强势的ZF会选择提升工资或者进一步通胀以期望缓解情况,结果越来越糟;在通胀初期,唯一的处理方式只有加税。
当然,我们一直嬉笑历史教训和理论,而且目前正处于减税通道,如果要加税,只有针对“少数人”征税,这也能最大程度平衡基层老百姓的“不平衡”心理。
这应该是正在讨论的事情。
最后说说,虽然一直说全球经济很危险,但德意志银行所追踪的2019年全球资产情况,它说这是2017年以来最强劲的一年开局。

年初至今的情况,以本币计价,WTI原油以40.7%正收益占据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各股票市场,以希腊Athex指数为首,其上涨了26.1%。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2.4%,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8.2%,斯托克600指数上涨17.7%。
表现最差的资产当属白银,其以3.5%的负收益成为了德银全球各类资产收益排行榜上最后一名。
这和去年相比真是天差地别。


为什么去年那么差,今年就好起来了呢?
还记得《全世界货币放水?》里写的,资本的跷跷板可是从年初就完胜到现在,去年随着美联储紧缩,今年初全部打开,这就是资产收益的秘诀。
但如果这是一个通胀的世界,讨论收益有意义吗?
明天是周五了。
这次一定会花不少钱去摆平。然后大肆庆祝。华尔街的利益啊,这些资本真是没有国界。
我还是陪女儿看星空,说故事吧。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