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一辈子房会不会后悔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妙,因为最后5个字,会不会后悔?
我想任何事情摊上这5个字,内心都会咯噔一下,比如:
1、人生不到3万天,日复一日的生活,我会不会后悔?
2、人生那么短,看到爱的人不去表白,会不会后悔?
3、赚了那么多钱,但却没留下多少时间陪父母,也没见证孩子的成长,会不会后悔?
......
人生只能活一回,好像你早饭选择了豆浆油条,就不会尝到香肠奶酪,一定要纠结“后悔”这两个字吗?
自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太多的声音钻入我们的耳朵。很多话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比如:
1、管它房价涨或跌,刚需就上车!
2、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ZF绝对不会让房价跌,得利者还会嫌钱多!
......
身边的朋友只看到你飞得高不高,只有最亲的人才会在乎你飞得累不累,可惜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应付那些无意义的话,总感觉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背后控制着话语权。话语权的目的是篡改有些人的价值观。
轻浮的是,很多人的价值观因为一句所谓的道理就被颠覆。然后付出大部分的时间。
而最大的成本在于,使得本来某些重要的事情变得不再重要或者紧急,比如工作侵蚀太多生活的空间,比如择偶渐渐物质化。
回头来看,租一辈子房会不会后悔,这个问题是用静态的现在去推敲动态且不可预测的未来。
我看知乎上一个很棒的答案,有人问:我大学毕业,储蓄2万该如何使用才能收益最大化?
答:1万放入货币基金应急,每几天赚的利息去买彩票(使日子有期待);剩余的1万去买世界上的好书。几年后,你一定会感谢那个坚持看书的自己。
由于金融行业的工作习性,当我看到一家公司时,眼前浮现的一定是它未来的现金流,只要它未来的现金流能够覆盖各类成本的总和,那么我不会太在意这个时点上这家企业是否有着巨额利润。
京东等互联网企业一直亏损,为何投资人估价甚高,无非就是看中它的现金流。
一个年轻人也有着自己的现金流,照镜子的时候嘴角最好上扬一些,这些现金流的现值这一刻很难估算,但是现金流的前提(态度和思考)就在当下。
所以,如果能从镜中看到漫长的一生那些站点,好像买房/租房就不是一道选择题。会不会后悔更像是一个伪命题。
就像日本,大退潮后,东京甚至还有人不愿意继承上一辈的房产!房子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什么呢?更像是一种工具。和汽车一样,一开始觉得是身份的象征,后来觉得二手车也可以,最后什么便宜能代步就选择哪个车,价值观和认知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兴衰,留下来的资本和时间,我们可能会交给远方或者星辰,和爱的人在一起,更像是一种不虚度。
租房肯定有租房的弊端,买房也有买房的心酸,都需要借酒消愁。脱离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自己的现金流(能力),而不是买房/租房的选择。
但可能到了那一天,焦虑会转移到健康,或者哀叹逝者如斯上面去了。
最后,我想说,我不知道租一辈子房会不会后悔,但以别人的话决定自己的人生的人,我不希望你们后悔。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