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描述的美国总统、暗杀、美债、美联储和华尔街
1、美国总统
川普是美国历史上的第45任总统。他的工资由美国国会确定,上一任总统奥巴马的年薪是40万美元,副总统是22.73万美元。另外,当他们退休后,可以每年领20.78万美元。
除了稳定的年薪外,大部分美国总统都有着巨额的财富,除川普外的前44任总统,只有9位在某段时间内不是百万富翁。其中乔治·华盛顿既是“美国国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总统。据估算,他的资产高达5.25亿美元,这其中包括波托马克河畔的8000英亩良田和300名奴隶。
2、暗杀
我们先不去管他们自身的财富如何,这份年薪至少表明了它的危险程度也同样不容小视。
不包括现任川普在内的前44任总统,曾经共有9位总统遭遇暗杀。其中5次未遂,分别是:第7任杰克逊、第31-32任罗斯福、第33任杜鲁门、第38任福特、第40任里根。另外4位因此殉职,分别是:第16任林肯、第20任加菲尔德、第25任麦金莱、第35任肯尼迪。
川普得知自己上任后对着镜子说,我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有近1/5的概率被暗杀;好消息是有超过1/2的概率可以幸存下来。
当然,特朗普也有这样的小故事,也果然有惊无险。(美媒18年报道,该人员被判10年)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圣伊丽莎白医院曾是一家精神病院,曾羁押暗杀美国总统的3名嫌犯。如果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工作场所,那么圣伊丽莎白医院是美国总统的噩梦之地。
那暗杀的原因是什么呢?虽然很多信息、数据被封锁,但有一些蛛丝马迹令人浮想联翩。
3、肯尼迪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携夫人在达拉斯市参加竞选活动。中午,他们在行进至迪利广场时遭到不明枪手的狙击,肯尼迪当场丧生。事发后,大量的人证、物证,乃至嫌疑犯,都被人为清洗。官方调查报告《华伦报告书》于2017年面世,“肯尼迪遇刺案是前美国海军陆战队狙击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所为,不涉及政治因素,没有国内外势力干预的证据。”
这就是真相吗?
肯尼迪有一位弟弟,叫罗伯特·肯尼迪,曾担任过美国司法部长,在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害之后,罗伯特·肯尼迪对于官方调查结果极为不满,认为真相不仅仅这么简单。但是该案的18位证人陆续出现意外,而罗伯特,在1968年竞选总统演讲之后,也被刺杀身亡!
当时整个美国70%的群众需要真相,只能推导最大的利益者是谁?一个是共济会传闻,另一个更有可能的是,肯尼迪刚签署第11110号总统令,以美国白银储备为基础推行“白银券”。然而,随着肯尼迪被刺,第11110号总统令和白银券也被废除了。
什么是白银券?我们知道美元的发行是由美联储操刀的,肯尼迪的意图十分明显:从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美国政府将逐步摆脱必须从美联储“借钱”并支付高昂利息的荒谬境地,并且以白银为支撑的货币不是“透支未来”的债务货币,而是基于人们已有劳动成果的“诚实货币”。“白银券”的流通将降低美联储发行“美元”的流通度,很可能最终迫使美联储银行破产。
4、林肯
林肯的故事可能会让我们更加看清事实的真相。
南北战争,或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发生于1861至1865年期间。参战双方为北方的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淋漓尽致的叙述了奴隶制下的美国是什么模样。
彼时欧洲的由罗斯柴尔德为首的资本财阀家族早对美国这块新兴市场虎视眈眈,他们利用美国当地的代理人不断游说政府来向他们借款,再由美国未来的税收的作为抵押。南北战争无疑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美国经济已经孱弱接近崩溃;在美国北部,通货膨胀高企,一句民不聊生毫不为过。但是借款的利息很高,24-36%的利率,林肯断然拒绝了银行家们的“好意”。坚持让美国财政部发行“绿币”,内战期间共发行了4.5亿。受此经济刺激,北方一举战胜了南方,整个美国得到了重生,经济开始复苏。
这个时候,林肯为了发行第三次的绿币,和国际银行家们做了一次重要的谈判,林肯做了自认为权宜之计的妥协,签署了1863年《国家银行法》。该法案允许国家银行统一发行货币,并以美国政府的国债作为锚,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政府想要还清国债,理论上国家银行就会回收掉所有流通领域的货币,没有货币,何来经济。而如果想要发展经济,只要印一次钞票,就是以全国的未来税收作为抵押,向国家银行举债。多么聪明的法案,美国的政府债务和货币发行完美的绑定在一起,美国政府永远无法还清债务。而食利的银行家们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永远收取美国人民双手创造的税收。
林肯本来想在1865年连任之后废除该法案,但是上任仅41天,就被暗杀。于是银行家们乘胜追击,想通过《紧缩法案》进一步召回所有流通领域的绿币,恢复金本位制。1881年,第20任总统加菲尔德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玄机,美国正处于经济萧条期,他说道:“在任何一个国家里,谁控制着货币供应,谁就是所有工业和商业的绝对主人。当你明白整个(货币)系统非常容易地由极少数人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来控制时,你就不用别人告诉你通货膨胀和紧缩的根源了。”这番话落地才几个星期,加菲尔德总统就被另一个“精神病患者”查尔斯·吉托于1881年7月2日行刺,总统被打中了两枪,最后在9月19日去世。
5、美国政府债
美国建国时和现在的中国一样, 由国有银行发行国家货币--美元。 也就是说, 那时美元的基础就是美国, 美国的经济发展越好美元就越值钱, 老百姓的购买力就越大;美国政府通过税收取得的资金或财富是人们美元信心的保证。
而银行家们需要的是控制货币发行权。宋鸿兵有本畅销书《货币战争》主要叙述了以罗斯柴尔德为首的资本集团如何通过控制世界政治以获取利润的故事,包括控制英国国债以达到控制英国货币发行。书中提到罗斯柴尔德著名的一句话:“如果我控制了货币发行权,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截止至2018年9月底,美国未清偿国债总额已高达21.51万亿美元,占全年GDP的105.4%。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已升至5555.8亿美元。大量发放美债致使美国主权信用被调低,中日两个最大境外持有者的逐步减持进一步释放出债务危机信号。
由于债务每年创新高,每任总统执政期限都要颁布法令提出债务上限。而美债最大的债权人就是美联储,其资产负债表上坐着4.5万亿美元美债,占全部的20%,也就是如果哪天美联储想要做空美债,真的会令美国经济进入紧缩、衰退状态。
6、抛售美债?
俄罗斯18年狂抛85%的美债,而作为美国第一大债权的中国,从今年6月份开始变开始了减持美债,中国在6月份减持44亿美元,7月减持77亿美元,8月份又比7月减持了59亿美元。三月累计已抛售180亿美元。日本也不含糊,日本在8月份同样抛售美债逾50亿美元。日本是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但近4年内抛售美债规模已高达2000亿美元。土耳其、印度、泰国、德国、开曼群岛等国家也在同时巨额减持美债。
然而令人意外的事,随着许多国家开始减持美债。截止今年8月,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的美债总额不降反升,8月份的美债总额为6.287万亿美元,相比于7月份增持了354亿美元。原来在大多数国家纷纷减持美债的同时,巴西、沙特两国却逆流而上增持美债,持债规模创新高。8月巴西成为美债最大买家,增持181亿美元,持债规模达到3178亿美元。而沙特在8月份也增持了27亿美元,创今年来新高。除了巴西和沙特外,英国、卢森堡、爱尔兰等国在8月份也都有增持。
关于贸易战,网上一直有一种声音是国内通过抛售美债来给美国施压,以迫使其妥协,关于这点,我们首先要知道中国持有的美债仅仅只是其总规模的一小部分,除非很多国家合我们一起抛售,那才会真正给到压力,不然中国抛,沙特买,这个武器就失效了;但这不影响喊话,就如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所说的:原子弹最大的威力是在发射架上,而不是飞出去以后。
7、美联储
美国最早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是1791年批准的美国第一银行和美国第二银行。1837年至1862年间的“自由银行时代”美国并没有正式的中央银行,而自1862年至1913年间,一个私营的国家银行系统(J.P摩根公司)行使著这项功能。
美联储是由美国国会在通过欧文-格拉斯法案(Owen-Glass Act,又称联邦储备法案)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于1913年12月23日签字。
美联储的职责包括:在非金本位制下发行货币、买入卖出美国国债、管理及规范银行业。
一手通过美联储权力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又对于其有着深深的控诉:“一个伟大的工业国家被信用系统牢牢的控制着,这个信用系统高度的集中,这个国家的发展和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完全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已经陷于最糟糕的统治之下,一种世界上最完全、最彻底的控制。政府不再有自由的意见,不再拥有司法定罪权,不再是那个多数选民选择的政府,而是在极少数拥有支配权的人意见和强迫之下(运作)的政府。这个国家的很多工商业人士都畏惧著某种东西。他们知道这种看不见的权力是如此的有组织、如此的悄然无形、如此的无孔不入、如此的互锁在一起、如此的彻底和全面,以至于他们不敢公开去谴责这种权力!”
那美联储是私人的吗?它的股东是谁呢?
美联储不是政府部门,在政治上独立于白宫。美联储不接受国会拨款,在财政上独立于国会。美联储的股东是3000多家会员银行,并且美联储不公开交易其股权。在资本主义国家,私有企业对应的是上市企业,美联储可以说是私有的银行机构。
理论上,美联储应该受到美国政府的管制,但是又设置了很多的条款去避免总统对于美联储管理的实际可能性。比如总统是可以建议美联储的主席,但其任期有14年,比大部分总统的任职期都长很多,杜绝了听任总统摆布的可能性。
美联储对外公开的信息很少,美国主流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研究写作《美国货币史》的时候也抱怨说:很多原始资料并不公开,我们不得不经常依赖二手资料。
网上有一份资料可以作为参考:
美联储纽约银行是美联储系统的实际控制者,它在1914年5月19日向货币审计署报备的文件上记录着股份发行总数为203 053股,其中:洛克菲勒和库恩雷波公司所控制的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拥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万股;J.P.摩根的第一国家银行拥有1.5万股。当这两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成花旗银行后,它拥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近1/4的股份,它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美国总统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图章而已,而国会听证会更像一场走过场的表演。保罗·沃伯格的纽约国家商业银行拥有2.1万股;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担任董事的汉诺威银行拥有1.02万股;大通银行拥有6 000股;汉华银行拥有6 000股。这六家银行共持有40%的美联储纽约银行股份,到1983年,他们总共拥有53%的股份。经过调整后,他们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银行15%,大通曼哈顿14%,摩根信托9%,汉诺威制造7%,汉华银行8%;其中,花旗银行控制了97个董事席位;J.P.摩根公司控制了99个;汉华银行控制了96个;大通曼哈顿控制了89个;汉诺威制造控制了89个。
至此,关于美联储的性质已经基本了然于胸,美国长期作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美联储不仅分享到了美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背后的资本集团也在全球依仗着美元霸权和军事力量进行资本运作,这中间的遐想空间真是深不可测。
有一种传言是这些国家银行家和一战、二战的爆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两次战争又连着两次技术革命;马云在日前说过一句话:现在是第三次技术革命到来,会不会预示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的是,整个世界经济目前处于极其脆弱的边缘,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大国都面临这很深的债务危机和其他麻烦,对于资本集团来说,这并不算好事,但也不算坏事,因为依据他们的资源能力,仍然可以在此时不断获取成本较低的布局,但其最终一定会通过拉动价格上升来实现获利套现。战争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打击,唯独对于资本财阀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又可以借款给国家政府来获得这些国家未来的税收收入。
8、华尔街
华尔街是全世界金融人士的麦加圣地。金融是没有道德的血液,流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会被拔掉一定比例的利润,它的嘴里喊着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实际上往往它才是影响社会经济真正繁荣的最大阻碍。
2011年,美国爆发了占领华尔街的运动。人们走上华尔街,表达对失业、腐败、贫富差距、社会分化等社会问题的抗议和不满。有媒体认为,“占领华尔街”活动的导火线无疑与美国当时9.1%的高失业率相关,美国的最高权力由“财团”控制:石油财团、金融财团和军工财团三类财团其实是美国国家权力的真正掌握者。而核心中的核心是华尔街这个金融财团。
所以,控制了货币发行,控制了金融对于各个行业的渗透和政策,谁在主导美国?
川普上任后,我们经常能看到他和美联储主席、华尔街高管隔空打嘴仗,一会儿是表达对于美联储加息政策的不满,一会儿是表达对华尔街不受政策监管的抱怨。抱怨久了,他的“通俄门”事件就被爆出,让人再一次对于美国总统的权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就在上周,美联储前主席耶伦表示:如果全球经济的缓增开始影响美国,美联储的下一步动作可能是降息。这算不算给川普喊了那么久的一个面子?
我们要明白,通货膨胀最大的受益人只有资本集团一个。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原因,在经历了那么多年的货币放水之后,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最后,借由以上对于美国金融及背后逻辑的分析,提出一个问题:
有哪些是我们幸好没有面临的,有哪些好像就是我们也在发生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