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已死,静待葬期
我叫王大雷。
其实我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但不知道为什么成长的每一步,总是踩准了社会变革的点。
而每一次变革,都要让我更加努力的面对生活。
现在年近三十,开始逐渐意识到有可能一生终将平庸的现实。
我不想变得和有些人一样坏,但也不甘每次都变成被驱逐的良币。
有人说: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这是一句误导人的话,如果大人已经分不清对错,那索性就不要教小孩子所谓的善良,不要和他们说王子总是救出公主的谎言,这只会耽误他们的成功,不是吗?
王朔在《一点正经没有》里写:“街上全是坏人——他们都叫你学好,好自个使坏。”挺有道理。
今天我要认真的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在现在买房?
媒体上、朋友圈散布着各种关于这个问题的侧面信息,我准备好好的归拢总结一下。
1) 房价是不可能降的,因为房价已经绑架了经济和地方ZF,房价一降,经济完蛋;(经济绑架论)
奇怪,既然已经知道是绑架了,那么就是认同绑架者和绑架行为是坏的咯?明知是坏的,还要再去鼓吹做坏的事情,这是为了经济好吗?
而且,房价一降,经济完蛋这8个字里面省略了太多传导逻辑。就这么说吧,土地财政减弱=财政收入减少=经济完蛋?在中间,财政收入这个环节上,是不是可以做做文章呢?反正财政收入就这么几个来源,哪个不太会叫先收哪个呗。
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说到这个问题,都会把自己变成ZF的代言人,给人有一种拍手称快的错位感,大言不惭的说起来好像他们本身就是那个绑架经济的人,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作为一个个体,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政策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吧,和着对手在那里起哄着实有一点认贼作父的味道。
2) 房价是不可能降的,因为一降,已经高位买的绝对会抗议,稳定不允许啊;(稳定论)
担心稳定的群众也很多。和第一个问题一样,这些人常常在思考问题时,把自己已经择出了群众的范畴。迷思。
这个事情得有个前提,是高位买房的人多呢?还是没房+中位买房的人多呢?过去一年半,上海房价降了接近20%,有人跳出来闹事了?
我想大部分人是希望看到房价降下来的吧。这事儿要是有个投票,结果就能清楚很多。
另外,是房价掉了严重,还是食品安全、疫苗、爆炸这种直接危及生命的严重呢?
后面更严重的你看造成了不稳定了吗?
所以,没事别瞎操心,操心就在路子上。
3) 房价是不可能降的,因为银行受不了,降的太多就会导致银行破产;(银行破产论)
降价过了一定比例,自然就找债务人补足或者提前还掉一部分,很自然啊,现在这么多上市公司减持就是因为股价太低触碰质押线了啊,不也照样搭进去吗!
我想很多人都已经明白,金融财阀才是国内房地产背后的大BOSS,所以不用瞎操银行破产的心了,一则一些小银行,上面这两年都说了允许破产;而对于一些大一点的银行,就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关系。想一想,房子造好了高价卖出,然后某种原因不还了,就把这个房子作为坏账,找资产管理公司低价买进,再等到行情好一点了卖出。对,资产管理公司也是一起的。这就是闭环。
这十年,基本上经济利润的大部分都被金融业赚去了,你们还替银行操啥子心。老是对象找不准。
4) 房价是不可能降的,不然放了那么多水,水能去哪里?一定造成通胀啊。(通胀论)
水是多,但为什么一定要只朝着房子进。也可以去别的地方(金融属性)。现在搞科创板不就是为了引水过去。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本质问题,放水放多了是对的吗?现在不管什么经济媒体,看到放水像吃了伟哥一样,感觉就是发财的机会来了。是,那些离放水口进的人是能发财,但这和群众有啥关系。放水不就是把未来的税收预先一下子先收掉了,应该愁眉不展才对吧。现在倒好,看到放水的新闻,要么无感,要么春心荡漾,这是不是有病了?有病就得看看《放水如何让我们变得更穷》,别老是把自己择出群众队伍。
放也放了,按住房子这头,要是不小心水流入到实业里面去,那局势不就一下子逆转了?这才是到了真正可以欢天喜地的时候。
这里面的逻辑一定要清楚,通胀的原因是放水放多了,不是房价不让涨。
5) 房价是不可能降的,因为丈母娘不会让女儿嫁给一个没房的人;而且教育也很重要。(结婚&教育论)
丈母娘论是很生活,但前提是有首付的钱吧。如果,连首付都要东拼西凑紧巴巴的接过来,你猜,丈母娘会不会很放心的就点头了?
这里面偷换概念的地方在于,丈母娘是看小两口未来生活有没有能力,比如小伙很上进,手握几百万银行存款,才华横溢的不行,你觉得丈母娘还是瞪着要房本?
而且,不要把本质转移了,就是因为房价涨的过分,丈母娘才会有这个担心,如果房价在一个合理的水位,这还是一个问题?这么一想,这又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概念。
其次,教育很重要,学区房目前也最扛降,但它不是生活必需品。真正的刚需,不是房子,是教育本身。
而真正的教育,是爹妈自己。
6) 房价是不可能降的,人口那么多,谁不要房子住啊,就算饱和了,谁不想住新房啊!(刚需论)
人口多这条现在不怎么站得住脚了。红利消失了,猝不及防。
不光人口未来会越来越少,现在空置率的研究数据也出来了,闲置房子数量多的惊人。
另外,虽然个别城市还处于城市化进程中,但千万别把一个城市想成可以无限制流入人口的。
比如上海北京,高峰起来和难民有什么区别?
你再往这几个城市塞一倍人口试试,每个人都得生病了吧。
所以,城市是有人口承载上限的。
7) 根据过去十几年投资经验,我手上有个几百万,还有什么赚得比买房多?(钱多无处去论)
这就是真正的问题所在,除了买房,没有东西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这导致了太多的资本往这个方向上去挤,类似于任何一种泡沫狂热症状。
但2018年,上海和北京的房价是下降的啊!
也就是说,18年初如果在一线城市500万买了一套房,到18年底,折算市价,等于亏了50-100万不等。如果是银行理财,我想跑到银行闹事的心都有了吧?
如果不买房,现金在银行保本也能4-5%,这一来一去,亏20%妥妥的,要是我得心疼死了。
8) 快买啦,上面又要放水啦,不买后面又要涨了,更加买不起!(未来恐慌论)
啥是通货膨胀,就是买一样东西,所需要花费的钱比以前多了。
比如一个馒头去年买5元,今年买6元。贵了1元。你肯定得喊,怎么又涨价了。
把馒头换成房子,不喊了?
然后说说放水=资产价格上涨,这个确实成立。但这个等式成立有两面。
一面是房价涨了,另外一面是货币贬值了。
能不能有光一面涨,另一面还不贬值的好事?如果有,我也想知道。
碰到这种情况,不就完全金融属性化了,和股票一样,还看社么基本面。能炒短线的炒短线,能出国避险就去避险。
房子能炒短线吗?仁者见仁。
在这点上,往深了想,其实造成货币贬值的真凶,有一半就是被害人自己。
另外一半是谁?
9) 那是因为限购限贷没打开,一旦打开,等着吧,暴涨。(政策耽误论)
看起来很有道理。
那…….当初为什么要关掉呢?既然,都说绑架了经济,没有了收入,看来房产对经济很重要。
那为什么要关掉呢?搞一个涨停板,耽误发财啊。
以时间换空间。是谁的时间呢?
存5年工资付首付买房,和存2年工资付首付买房,这中间的3年是谁的时间呢?
要是存10年工资付首付买房,那联动结婚论,怪不得现在的结婚率和生育率骤降啊!
这也是病,得看看《你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吗?》,你救他,说房住不炒,他说不对,说不炒就是要炒。
好吧,那就打开吧,为什么要救他们?
我叫王大雷。
现在坐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安静的思考买房与否的问题。
目前房产税、“房住不炒、房住不空”这两点已经让我重新看见了希望,但敌对分子仍在奋力反抗,派出了某大学校长试图再一次混淆视听。
我知道此刻主动权在我自己的手上,比我更担忧的其实是那些要卖出多余房产的人,既然如此,我准备自己创造未来,广撒网(联系更多中介)、深砍价,反正钱在我兜里还有一点银行的利息。
不做最后一波冤大头。
因为楼市已死,静待葬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