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如何让我们变得更穷
小明有一家面馆,算是小本经营,但也蒸蒸日上,积累了不少利润。
随着利润增多,小明决定去购买更大的商铺来扩大经营,但因为积蓄还不够,只能把自己的面馆给银行做抵押贷款,客户经理给他80万的额度。
商铺方女神看看小明和其他意向买家能够各出多少钱,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来决定。
可是,这个时候,放水开始了。银行客户经理给小明打电话说,不止可以贷款80万,现在可以贷给你100万。
商铺方女神这会儿不急了,因为包括小明在内的所有意向客户都有了更多的资金(其实是银行贷的更多了)可以来购买,本来80万就可以出手的市场价格,现在100万都不愿意撒手。
因为成本的上升,小明意识到面馆赚的钱反而少了。本来80万的贷款,通过20年可以还清,现在100万的贷款,要多还5年。东西还是同样的东西,就因为放了个水,就得多消耗5年的时间。他突然意识到这中间有问题。
做生意也好,实体经济也好,利润率随着放水大幅下降。这个时候小明经人点拨,发现在自己也可以用钱来赚钱,把钱再投入到各种银行和非银行的理财产品中。
于是整个钱又回流到了银行里面。而银行积压了大部分钱,急需要再放贷出去。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因为实体经济不景气了,所以放出去的钱也慢慢收不回来。小明的面馆虽然看似拿到过授信,但是又回到了金融市场上去,经营越来越差。
而外面的消费和资产价格都在蹭蹭往上涨。小明的面也想涨价,但涨完价后,吃的人就越来越少。
小明没有办法,不想再继续运营这个新面馆,就放到市场行抛售,谁知道无人问津。终于有一天,一个资本家走进来说,一口价,5折。
资本家完成了整个收购流程后,等待着下一次放水的到来,然后变身为女神,再一次卖出。
贫富差距在一次次的放水中,就这么被拉开了。
小明找了个工作,开始给别人打工。希望有一天能攒足钱,重新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面馆。但工资增长的速度很慢,放水却一直没有停过,好不容易涨了2万元工资,他发现自己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换一种思考方式,就是虽然我拿了22万元的年薪,但是面馆要100万才能盘下。去年20万元年薪,面馆只要80万能盘下。货币的实际价值,今年反而降低了18万元。
为什么放水没有人反对呢?因为财经媒体们啊,给大家制造了一种错觉,就是放水=利好。股市、楼市都需要放水,只有水多了,资产价格才会上升。
这是建造人们的底层认知。让人们听到放水,就联想到赚钱。
很少人清醒的意识到,放水的那一刻,手中的钱,更加不值钱了。
以后再看到“降准”、“降息”、“宽松”的字眼一出来,又来了,又一个5年没有了。
时间去哪里了,资本家那里妥妥的赚得盆满钵满。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身为马仔的银行们,利润一直是最高的了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