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HRAD模式
1、
先从不孕不育说起吧。
2月18日,锦欣生殖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欣医疗”)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摩根士丹利及中信里昂证券为其联系保荐人。招股书显示,锦欣医疗是一家辅助生殖服务供应商,说得再通俗点,就是专治不孕不育。招股书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公司辅助生殖服务市场前景广阔,2017年中国大约有4770万对不孕症夫妇,预期于2023年将增加至约5620万对。
这里说的是“对”,也就是有将近1亿已婚夫妻无法生育?!
这是不是很像之前常山药业发布的公告,公司公告称全中国阳痿患者有1.4亿,即每5名男性就有1名阳痿,康宁精神病医院的“中国每8个人就有1个是精神病患者”,又是阳痿又是精神病,还这么高比例的不孕症夫妇,做一个健康的中国人好难。
我连忙搜索网上的官方信息,只有“据统计”或者“据相关媒体报道”。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出口:
中国人口协会。我对协会这种组织一直抱有很深的偏见,求助百度百科:
插一句,民政部的名单里有328个山寨协会。
用一个山寨的信息来作为市场前景预测,也是看准了大部分人只看数据压根不问来由的习惯。
对了,那个说中国男人阳痿的国信证券被处罚了:
人在做,天在看。2月18日,香港证监会发布消息:
脑洞开一下。
可是,如果这些数字是真的呢?
2、
一大波媒体都在犯愁中国的人口少子化趋势,或许上条给出了答案。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估计和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就将出现负增长。
更紧张的是,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再过40年后,就将跌入到10%以内。少子化和老龄化有着强关联关系,此消彼长,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16年已达 1.5 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比重达23%左右,占全国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4.9%增至2016年的10.8%,上升了5.9个百分点,而1953年到1982年只上升了0.5个百分点。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美国的12.5%左右仅相差1.7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超30%。
这个时候,那些坏人又拿人均GDP等指标出来说事了,“未富先老”?!
目前发达国家人均GDP普遍在2.2万美元之上,而中国只有8000多美元。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010年中国已经下降到18.1%,已经低于日本1990年18.3%的水平,而1990年日本人均GDP为2.47万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GDP只有0.46万美元。中国的富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少子化程度已达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这个结构图,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报道说2020年后,中国男性人口要比女性多3000万。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在此严峻情况下,为什么二胎政策和多胎政策这么鼓励了。
然后,有人预测,即使立即全面鼓励生育,2100年中国总人口也将是在8亿人以下,而且人口结构也不会得到优化,少子老龄化反而会更加严重。
2100年,我是看不到了,那个时候人口要比现在少一半。为什么我只看到希望呢?
实际上,到2030年,预测中国的劳动力缺口就将达到6000万了。当然从现在到2025年,我们还将继续保持惯性增长,直到顶峰人口14.3亿左右,然后开始一路下滑。
3、
社会压力是不是最好的避孕药。
我们又要去看看日本男人的例子。一个日本上班族年收入500万税后到手376万约合22万人民币,是东京30多岁的中上水平,老婆一般都为家庭主妇,如果租房,家庭每个月要交纳的固定费用有:
也就是说,如果老婆不上班,一个日本中高收入的男士是养不起家的。它毕竟还是发达国家啊!
中国男人焦虑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这些券商报告说精神病、阳痿、不孕不育,也不是空穴来风吧。
焦虑的根本,是我们不知道明天的太阳是否照常升起!滴滴美团裁员、人人车就地解散、中民投变卖、OFO等单车公司陷入危机等等,所有那些这两年光鲜亮丽的企业光芒渐渐黯淡,年初有部叫《燃点》的电影,本来是想吹把牛的,现在被商学院当作了反面教材。
失业潮,是我们惧怕的黑洞。
对GDP贡献的三驾马车里,消费和投资的贡献超过了100%,而出口是负的。出口企业会不断收到贸易战的影响,产生新的负增长效应,而内需是目前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所以,一方面要降低男士的社会压力,一方面要保证失业潮不跳出来,现在还该让房价继续增长吗?
答案呼之欲出。
4、
如果无法用内部调节增长人口,也就是趋势不可逆的话,未来我们也终将变成一个移民国吧 。
现在打开中超转会新闻,我的天,各种归化球员转会消息。
(北京国安李可)
在对待归化球员这件事上,中国足球一直比较保守。许是传统思想“作祟”,中国人踢足球历来是宁可失败,也不愿靠外人帮忙取胜。一谈到归化,圈内外往往只有两个想法——感性的说法叫“看外国人穿中国队球衣心里难以接受”,理性的说法是“中国足球不该走捷径”。
所以,现在准备走捷径了?我想球迷的心情也是很复杂的吧,我的一生,还能看多少次世界杯啊!
但,你能接受穿着中国队队服的是11个非亚裔面孔吗?
1、
先从不孕不育说起吧。
2月18日,锦欣生殖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欣医疗”)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摩根士丹利及中信里昂证券为其联系保荐人。招股书显示,锦欣医疗是一家辅助生殖服务供应商,说得再通俗点,就是专治不孕不育。招股书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公司辅助生殖服务市场前景广阔,2017年中国大约有4770万对不孕症夫妇,预期于2023年将增加至约5620万对。
这里说的是“对”,也就是有将近1亿已婚夫妻无法生育?!
这是不是很像之前常山药业发布的公告,公司公告称全中国阳痿患者有1.4亿,即每5名男性就有1名阳痿,康宁精神病医院的“中国每8个人就有1个是精神病患者”,又是阳痿又是精神病,还这么高比例的不孕症夫妇,做一个健康的中国人好难。
我连忙搜索网上的官方信息,只有“据统计”或者“据相关媒体报道”。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出口:
中国人口协会。我对协会这种组织一直抱有很深的偏见,求助百度百科:
插一句,民政部的名单里有328个山寨协会。
用一个山寨的信息来作为市场前景预测,也是看准了大部分人只看数据压根不问来由的习惯。
对了,那个说中国男人阳痿的国信证券被处罚了:
人在做,天在看。2月18日,香港证监会发布消息:
脑洞开一下。
可是,如果这些数字是真的呢?
2、
一大波媒体都在犯愁中国的人口少子化趋势,或许上条给出了答案。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估计和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就将出现负增长。
更紧张的是,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再过40年后,就将跌入到10%以内。少子化和老龄化有着强关联关系,此消彼长,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16年已达 1.5 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比重达23%左右,占全国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4.9%增至2016年的10.8%,上升了5.9个百分点,而1953年到1982年只上升了0.5个百分点。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美国的12.5%左右仅相差1.7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超30%。
这个时候,那些坏人又拿人均GDP等指标出来说事了,“未富先老”?!
目前发达国家人均GDP普遍在2.2万美元之上,而中国只有8000多美元。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010年中国已经下降到18.1%,已经低于日本1990年18.3%的水平,而1990年日本人均GDP为2.47万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GDP只有0.46万美元。中国的富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少子化程度已达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这个结构图,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报道说2020年后,中国男性人口要比女性多3000万。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在此严峻情况下,为什么二胎政策和多胎政策这么鼓励了。
然后,有人预测,即使立即全面鼓励生育,2100年中国总人口也将是在8亿人以下,而且人口结构也不会得到优化,少子老龄化反而会更加严重。
2100年,我是看不到了,那个时候人口要比现在少一半。为什么我只看到希望呢?
实际上,到2030年,预测中国的劳动力缺口就将达到6000万了。当然从现在到2025年,我们还将继续保持惯性增长,直到顶峰人口14.3亿左右,然后开始一路下滑。
3、
社会压力是不是最好的避孕药。
我们又要去看看日本男人的例子。一个日本上班族年收入500万税后到手376万约合22万人民币,是东京30多岁的中上水平,老婆一般都为家庭主妇,如果租房,家庭每个月要交纳的固定费用有:
也就是说,如果老婆不上班,一个日本中高收入的男士是养不起家的。它毕竟还是发达国家啊!
中国男人焦虑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这些券商报告说精神病、阳痿、不孕不育,也不是空穴来风吧。
焦虑的根本,是我们不知道明天的太阳是否照常升起!滴滴美团裁员、人人车就地解散、中民投变卖、OFO等单车公司陷入危机等等,所有那些这两年光鲜亮丽的企业光芒渐渐黯淡,年初有部叫《燃点》的电影,本来是想吹把牛的,现在被商学院当作了反面教材。
失业潮,是我们惧怕的黑洞。
对GDP贡献的三驾马车里,消费和投资的贡献超过了100%,而出口是负的。出口企业会不断收到贸易战的影响,产生新的负增长效应,而内需是目前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所以,一方面要降低男士的社会压力,一方面要保证失业潮不跳出来,现在还该让房价继续增长吗?
答案呼之欲出。
4、
如果无法用内部调节增长人口,也就是趋势不可逆的话,未来我们也终将变成一个移民国吧 。
现在打开中超转会新闻,我的天,各种归化球员转会消息。
(北京国安李可)
在对待归化球员这件事上,中国足球一直比较保守。许是传统思想“作祟”,中国人踢足球历来是宁可失败,也不愿靠外人帮忙取胜。一谈到归化,圈内外往往只有两个想法——感性的说法叫“看外国人穿中国队球衣心里难以接受”,理性的说法是“中国足球不该走捷径”。
所以,现在准备走捷径了?我想球迷的心情也是很复杂的吧,我的一生,还能看多少次世界杯啊!
但,你能接受穿着中国队队服的是11个非亚裔面孔吗?
评论
发表评论